跳转到路径导航栏
跳转到正文内容

单士兵:被就业与被增长背后的话语霸权

http://www.sina.com.cn  2009年07月29日09:11  重庆时报

  作者:单士兵

  大学生“被就业”情况到底如何,日前,教育部新闻发言人表示,教育部对高校出现就业率统计误差实行一票否决制,绝大多数高校的就业率统计数据是准确的,“被就业”的问题只是极个别情况。

  在统计数据经常打架、统计公信力深受怀疑的语境下,教育部的这个回应,显得太过自信。只不过,权力自信并不等于政府公信。把“被就业”说成是极个别现象,因为背离了公众直观感受,立即招致强烈质疑。

  类似“被字句”最近很流行。比如,在金融危机影响下,我国城镇和农村居民收入增长,在上半年都超过了GDP。国家统计局最新公布,上半年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11.2%,农村居民增8.1%。对此,民间也给予了“被增长”这样的回应,原因也是它很不符合公众切身感受。

  不论是“被就业”与“被增长”,都可以作为政府公信力遭遇怀疑的表征。从公共管理与服务的层面上说,只有政府部门相关统计结果具有公信力,对问题解决才能获得制度性出口。从公共利益立场来说,也没有人希望出现“被字句”中的那种情境。毕竟,政府部门如果说假话、空话、套话,最后受苦的还是老百姓。所以,相关部门针对公众质疑的现身说法,还是要拿出真实的数据凭证,通过足够的信息公开,来还原政府公信力,而不是任由权力“自说自话”。

  很遗憾,一些权力部门倚仗着强大的话语权,迷信权力越大,说话就越权威,就越能产生公信力,根本不屑于对公众摆事实,讲道理。在公民独立精神已经得到普遍成长的今天,这实在是很不理性的做法。比如,教育部把“被就业”说成是“极个别现象”,就根本没有提供任何独立调查的数据作为支撑,只是强调,高校一旦出现了就业率误差或造假,就对该高校的就业考核工作实行“一票否决”。问题是,靠这种“权力吓唬”就真能遏制住利益驱动下的高校就业率造假吗?谁都不是被吓大的,这种权力的“自说自话”,也就只能是“权力妄语”,自然得不到民意认同。

  事实上,有关公共权利的教育、就业、医疗等情况,官方说法常常经不住常识与逻辑的起码推敲,最主要原因,也还是因为公众话语权被剥夺,公众权利走不出“被表述的命运”。不论是“被就业”争议,还是“被增长”感受,这背后都有着强大的权力话语霸权。一边是坊间质疑之声得不到足够重视,一边是官方说法又带着强烈的随意性与武断性,在这种情境之下,就只能造成政府公信力的不断透支,使相关问题无休无止地纠缠下去,也制造出越来越多的“被字句”。如果不能告别权利“被表述的命运”,我们就不可能活在真实中。

  陷于这种“被表述的命运”的人们,并不是因为不具备表达能力,不具有独立判断能力,关键还是在于话语权不能获得平等博弈的空间,而权力不屑于提供独立的数据支撑,不屑正视公众真实的生活感受,而是任由自己对种种问题进行随意判断。比如,在统计的“专业”与“技术”的旗号下,“被就业”给人的感觉是少统计了,“被增长”让人觉得又是多统计了,这背后到底有多少是权力随意使用“加减法”在自说自话呢?而这种话语霸权往往也是底层权利沦陷的肇因。在这样的情境下,如果还不能在民主与法治的框架内,赋予公众以平等的话语权,一些权力品质与伦理就会不断下滑,底层的命运与尊严就只会遭遇更多的肆意践踏,政府公信力也会更加透支,演绎出更多“被字句”的无奈控诉。

已有_COUNT_条评论我要评论

Powered By Google

更多关于 收入  的新闻

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┊Copyright © 1996-2009 SINA Corporation, All Rights Reserved

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